道家思想解剖浩劫 |
作者是 李亨利博士 | |||
道家思想解剖浩劫
日期:2008-09
作者:國際道家學術總會 李亨利 總會長
摘錄:《道家會訊54期》
中國四川大地震,震驚了全世界。一場世紀浩劫,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,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觀,感嘆世事變換無常。引發了人們災後省思,有人責怪天災無情,有人揣測上天帶來這場災害的用意,甚至懷疑這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。
台灣著名道家學者李亨利教授說:『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』
法是效法的意思。表示人要以地的規則來,地以天的規則來,天以道的規則來,道以自然的規則來。四者息息相關,以自然為最高點,說明自然是一切的法則,人一但違背自然法則,就會招來禍害。
說穿了,就是人類一手濘常的禍害,不要怨天!
天意難測,發生這種事誰都意料不到,不是上天的懲罰,是人類多年來不斷剝削地球所致。
李亨利解釋,人類急於發展經濟,開發工業為地球製造垃圾,砍伐樹木剝削地球資產,把地球掏空,傷害自然生態。這是累積的能量,直到地球負荷不了人類在它身上加重的負擔,自然會反撲,釀成天災。
他舉例:「長江三峽建水壩時,把地下水都引到地面上來,掩蓋了一大片土地,地下水沒啦,空空的,最終搞到地陷,都是人類造成的嘛!」
中國今年續發生雪災、地震和水災,恰恰反應了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衝過頭,自然環境素質亮起紅燈。懂得及時補救就能防止更多不幸的發生。
道.教.道.家.不.能.相.並.論
身為一名傳統道家學者,李亨利身穿唐裝,專研〈易經〉,精通命理風水,看待事務的角度卻給人感覺極為摩登、科學。
李亨利笑笑表示,很多人不明白,也分不清道家和道教,以為兩者都是迷信數術,才會把他看成一個用科學詮釋道家思想的摩登學者。其實,這些他的觀點,都源自道家思想,真正專研道家思想的人都會有同樣的看法。
他指出,道教和道家的分別在於前者是宗教信仰,後者是學術研究,不能相提並論。道家分為三個主流,〈易經〉、〈老子〉和〈莊子〉,當中他專研〈易經〉;因此,他也精通命理風水。
〈易經〉是風水命理的母親,命理風水都源自這本經書。除此,經書也包含很多知識,五術也在其中。
真.正.影.響.運.程.的.是.人.心
五術,指山、醫、命、卜、相,命指命理風水,分為廣義和狹義。廣義的風水指人、地、水;狹義的風水是陰陽五行。看風水應把重點放在廣義的風水,那是直接影響我們生活的關切問題,是生活主軸。狹義的風水則對日常生活起著輔助作用,影響不大。
陰陽五行是風水的小部分,為日常生活加分或減分,個人運程不能只靠枝葉花果,得看人的風水。
一般上,風水師通過看流年、陰陽五行來推算個人運程。但真正影響運程的是人的風水,即人心。個人健康,關乎一個人對生命的態度;個人成功與否,視乎一個人肯不肯去努力用功。
人嘛,不學不作就不會進步,只會睡覺吃飯,不可能成功!人心的風水要好,得多學、多修。能得話,配合五行,做些調整,比如衣著顏色,能做到固然好,沒做也沒關係。
他感嘆,社會上出現很多風水師,但不盡可靠。命理風水雖同出一撤,可許多人不熟讀〈易經〉,只學了些皮毛,就幫人看命推算,怎能作準?
人、地、天兼顧就是好風水
人的風水不但影響個人,也會影響他人。李亨利舉例大馬,天、地的風水極好,.沒暴風雪也沒地震,因此關鍵在人的風水。要讓國運亨通,就得靠政治領袖,只要人心風水好,領導有方,自然能帶領國家走向強盛。
他強調:「世事互相影響,人、地、天是一體的,三者兼顧就是最好的風水。」他豎起指頭,做個“好”。
天的風水指氣候與空氣,還有頂在頭上的那片藍天。空氣遭到污染,天的風水被破壞,基本生活需求破壞,人不健康,運程就差。
天的風水得靠大家合作,天是全世界共享的,中國北方砍伐樹木,引發沙塵暴,導致鄰居如韓國、日本也慘遭禍害;印尼火燒森林,大馬依樣遭殃嘛!對國家不好,個人健康也不好。
最後提到地的風水,關係著我們的生活環境。地球提供我們生活環境,是我們的家,人要健康就得住的好,從保護地球做起,去掉不必要的建設,恢復地球自然面貌,好風水垂手可得。可悲的是,世界不斷發展經濟,剝削地球資源,一再破壞地的風水,自毀家園。
全.世.界.人.民.的.文.化
他認為,中國近年來過度發展風水,扭曲了地球自然生態面貌,嚴重破壞地的風水,才導致天災頻密的因素。
李亨利道出的風水論,與自然生態息息相關,具有豐富的科學理論。可惜,很多人能堅持傳統知識就是古板,古文也艱辛難懂,把中國許多知識的瑰寶丟棄一旁,不肯信不肯學。
他對此深感惋惜,說:「傳統知識不難懂。拿〈易經〉來說,看不懂文言文,可以化繁為簡,最重要是自己是否用心學習。不花時間讀書,是不可能明白的,就如現在的課本,你不讀不看,依樣不明白」
李亨利認為人人都有認識命理風水的必要,說:「命理風水是文化,不只是華人傳統文化,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。」
刮 目 相 看
李亨利是美國世界傳統醫學科學院預測學哲學博士,從小專研〈易經〉,學習道家思想。他致力發揚道家思想,是國際道家學術基金會現任董事長及大馬道家學術研究院顧問。曾獲頒”第13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中華文藝獎”,表揚他對中華藝術文化的貢獻。
訪同前,大馬道家學術研究院院長吳星瑩博士建議:這次可否不只談〈易經〉?李亨利的知識不只限於此,談道家吧!是的,李亨利博學多才,儘管不談〈易經〉,他還是能應問題,侃侃而談。
時隔兩年,李亨利重臨大馬,碰巧約在中國四川大地震後;聽他用道家思想解剖這場浩劫,真知灼見讓人對道家思想刮目,讓人對道家思想有更深一層的理解。
2008年8月3日摘至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
按 ![]()
|
|